斯坦福大学著名教育学教授Carol Dweck做了一系列实验,旨在揭开一个谜题:为什么有些孩子遇到难题或挫折以后开始抱怨、退缩,甚至装作自己对失败不屑一顾,而有些孩子却兴致盎然,对打败他们的难题感到兴奋、着迷?
Dweck教授通过大量研究发现:真正起作用的是不同的思维方式。
一个孩子认为成功、能力、品质是先天决定的还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习得的决定了他们的思维模式是存在一定差异性的。前者是固定型思维模式,而后者是成长型思维模式。
通过访谈各个领域的成功人士,Dweck教授指出,拥有成长型的思维是任何领域通往成功的基础,这些人能够主动挑战更高的要求,不断突破能力的天花板,从而不断进步。
那么如何培养这种成长型思维呢?
在幼年的时候父母的夸奖和批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Dweck教授做了一个很简单的实验,给两组孩子们一道简单的题,他们做出来以后,一d组孩子被夸聪明,一组孩子被夸努力。这么简单的区别,却让孩子产生了非常不一样的行为结果。
被夸聪明的孩子在接下来的试验中相对更加不愿意选择更难的题目,为了维护聪明的形象,他们喜欢选择那些简单的题目让他们继续成功;而且,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更容易放弃,因为他们觉得难题超越了自己的聪明程度,聪明程度又不是立刻可以改变的;甚至,他们更容易撒谎,谎称自己解出了难题。
而被夸努力的孩子没有这些思想负担,对他们来说,因为努力更宝贵,所以选择更难的题才是更会被认可的;他们也更会坚持不懈地尝试,因为解不出来的原因是"不够努力";最后,他们对结果也没有那么看重,所以更倾向于坦然地面对成败。
(两种思维模式的人在面对困难时的脑电波都不同)
所以我们看到,家长的夸奖有时候不仅不会帮助孩子,还有可能无形中为孩子灌输了固定型思维。那怎么才能帮助孩子培养成长型思维呢? 简单来说,夸努力、夸过程、夸成长,而不是夸天赋、夸结果或夸表现,并且尽量使用描述型而非评论型夸奖。
★你这么努力,真棒!(夸努力)——你太聪明了(夸天赋)
★"你花了半个小时时间,尝试了各种办法,一直没有放弃"(夸过程)——"你做对了"(夸结果)
★"你比上次进步多了"(夸成长)——"你做得很好"(夸表现)
★"你自己在独木桥上走了五步没掉下来,这是一个突破!"(描述型)——"你太厉害了"(评论型)
很多家长会觉得,这样说话太麻烦了。聪明、漂亮、得了第一、正确地回答了问题、快速地完成了任务都是家长常用的夸奖话术,但是大家仔细想想下面几个问题:
我们真的要强调第一这个结果很重要吗?
那要小心孩子下一次觉得自己得不到第一就不参加游戏了。回答得正确与否真的很重要吗?那可能孩子发现他不确定自己是否知道正确答案的时候就不去探索了。做得快真的那么重要吗?那下一次那个落在最后但靠自己努力最终完成了任务的孩子可能在中间就要放弃了!如此等等…… ?
所以夸第一、正确和速度都是简单但肤浅的夸奖,真正的鼓励是对孩子过程的赞美和成就的描述。
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好的夸奖的例子,一个妈妈在孩子做好一个很难的拼图以后是这样说的:
"你花了半个小时时间,尝试了各种办法,一直没有放弃,最后在妈妈没有帮忙的情况下做好了这个这么复杂的48块的拼图,太棒了!你知道吗,这就是坚持!是一种特别好的品质。"
这段夸奖之所以夸得好,是因为它遵循了三个原则,描述性夸奖、夸可改变的品质和总结成一个词:
●这句话里描述了孩子整个过程中努力的细节,比如"尝试了各种办法"、"一直没有放弃",也描述了取得的成就"这么复杂的48块的拼图",这些对细节的描述是对孩子如何正确的做出这样的成就的方式的总结。
●这段话的最后告诉孩子"这就是坚持",这是一种可以改变的品质,而不是天赋。类似的品质还有合作、创意、勇气、热心、责任心、信用、参与精神、开放、虚心、细心等等。
●把孩子做得最好的部分总结成"坚持"这个词,让孩子很轻松的就在实际经历中理解了坚持这个有点抽象的词的含义,并且通过这样的强化,让他们觉得这样的品质是他们可以做到的,从而建立了自信。
这里主要谈了夸奖,其实如果理解了成长型思维的理论,批评也应该遵守一样的规律,避免给孩子灌输固定型心智,也就是说,不要把错误归结为孩子品质有问题、能力有问题,比如"这孩子怎么这么笨/调皮/贪玩/嘴馋/不爱学习……"
这一类型的话都是在给孩子贴标签。正确的方法是告诉他具体错在哪里,特别是告诉他们如何改正,对小一点的孩子甚至要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做,这样就能帮助孩子在错误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