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智能”迈向“智慧”——文学部开展“AI赋能”主题教学研讨活动


为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技术为教育领域带来的深刻变革,推动传统教学模式创新转型,9月25日,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学部组织全体专职教师举办了一场以“AI赋能教学”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聚焦如何将人工智能有机融入教学全过程,助力教师实现从“智能辅助”到“智慧育人”的跨越。



活动伊始,文学部教学主管俞伟明老师分享了参加“全球智慧教育大会”的学习心得。他结合自身体会,提出三点启发:一是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未来教师必须具备驾驭AI的能力,主动学习并运用AI技术;二是北师大等研究团队展现出的严谨务实、勇于突破的科研精神值得敬佩,其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为教育工作者树立了榜样;三是AI赋能教育不应止步于“智能地教”,更应着眼于“智慧地教”,以科技助力教育本质的回归与升华。



随后,卢筱肖老师结合前期参加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教学”培训内容,分享了AI在日常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她从“AI辅助备课”“生成教学资源”“创建与训练智能体”等维度出发,生动展示了AI工具的具体操作路径。在卢老师的引导下,教师们积极参与实操环节,亲手创建了个性化教学智能体,切身感受到AI技术的实用性与便捷性。



在研讨交流环节,多位教师踊跃发言,呈现了AI赋能常规教学的丰富样态。麻馨予老师以《益智绘本》课程为例,演示了如何借助AI实现“修改绘本情节”“生成插图”“转为动态视频”“制作演示课件”及“智能体投屏互动”等一系列创新应用,展现出AI为课堂注入的活力与效能。左安祎老师则聚焦低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分享了利用AI设计趣味教学游戏的具体方法,为低幼阶段教学智能化提供了可借鉴的新思路。



通过本次专题研讨,老师们对AI赋能教学的认知进一步深化,不仅丰富了AI教学工具的使用经验,更明晰了从“智能辅助”迈向“智慧育人”的探索方向。未来,文学部教师将以此次研讨为起点,持续推动 AI 技术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碰撞中,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优化育人路径,为培养适应智能时代的优秀人才积蓄力量,让“智慧教学”的理念在课堂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